喜多川歌麿的一幅木刻版画描绘了吉原区难波屋茶寮的屋北,这位著名的美貌侍女正在对镜自赏,可能是在上班前稍理云鬓,然后在男顾客周围端茶调情。我们只能看到屋北在镜中的映像。喜多川歌麿在印版画表面涂上闪闪发光的云母粉,营造出宛如镜面的效果[457]。佛教和神道教都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一部分因为那时候镜子很罕见,也因为人们觉得镜子有神奇的保护力,好像镜像真的可以将人的面孔保存下来。人在照镜子的时候也在端详自己,这一刻带着虚荣心,却也不乏自省的意味,在喜多川歌麿的这幅版画中,镜子也成了整个日本江户时代的象征。
▲ 《少女倚窗赏月图》,铃木春信,木版印刷,纸本水墨设色,27.6厘米×20.6厘米,17681769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