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粲的文章从三个方面反驳了顾欢的观点。其一,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早于老子,并非老子入西域教化后才有佛教,老子化胡一说毫无根据。其二,孔子、老子、释迦建立的教理完全不同,孔、老以治世为本,而释氏强调以出世为宗,二者之道不同,根本就谈不上同源异俗。何况,道教追求羽化成仙,结果却难脱白首老死。佛教追求泥洹灭度,能使人了却尘世俗缘,脱离生死,湛然常存。若以此论优劣高低,则显然是佛优于道。其三,中西风俗确有差别,但佛教在中国传播,并不强行要求遵行西方风俗。至于有些礼仪,如膝行为礼,三绕为虔,是古人即有之礼,与佛教的传播无关。中西风俗的差异,不会妨碍佛教的传播,也不会引起混乱。
针对袁粲的反驳,顾欢再次著论,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一,道先于佛是不争之事实。道经完成于西周,佛教东汉时才传入中土,道教比佛教早八百多年,显然是道先于佛。其二,华夷风俗确有善恶之分。戎夷之地,习俗强犷,礼仪不同于中华,佛教产生于夷地,正说明戎夷之俗凶恶;道教出于华夏,正说明华夏风俗至善。因此,佛教劝人为善的道理可以听取,但佛教的那些仪规,则绝不应该接受。其三,佛道二教文质有异,但道教执本以领末,佛教救末以存本,同源一致。其四,神仙是大化的总称,一些人以服药延寿,寿尽自然死去,这些人只能算是修考之士,并非神仙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