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二字多来源于《圣教序》中“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的联句。而“水木清华”四字,则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旧居。前身是康熙皇帝时“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据记载熙春园在嘉庆年间,曾有过一次大修,并新添了一些房屋。至道光初年,熙春园被一分为二,西部的近春园建筑又作了调整和命名。
据史料记载,近春园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叫“前所”,后院叫“后所”,时近春园的主体部分。两院共有264间房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的房屋亦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120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园中有一亭,名“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