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林正秋主编的《杭州历代名人传略》,罗列了杭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贤人,此文作为杭师院学报增刊出版。
工匠列入“乡贤榜”
林正秋对“乡贤”的衡量标准,与众不同,不以“官位”作为衡量乡贤准绳。
有人认为,官做得大,才够“乡贤”的格。只要浏览一下各地宗谱,名字排在前列者往往是祖上官爵,而非他们的实绩、才华,或者,对社会与百姓的贡献,平民或工匠,在宗谱或地方志上基本排不上号,尤其是对那些居其位而缺其德者,不在林衡量“乡贤”标准上。
他在乡贤标准选取上是根据此人在史上对社会、对乡民的贡献、才华作出取舍的决定。
工匠喻皓
工匠喻皓,生于吴越国时期,只是一位建造木塔的师傅。
杭州凤凰山梵天寺建造了一座塔。钱王登临察看时,发现塔摇晃。
匠人们想不出原因,喻皓笑道:“只要把每层铺上木板,用铁钉钉牢,使四方八面都结成整本,塔身就稳定了。工匠照着去做,果然塔身就不摇了。
宋太宗召集全国能工巧匠到京城开封府按天宫形状造一座十三层宝塔。
喻皓奉命进京,设计了一座有点倾向西北的塔,遭到同行与官员非议。但他坚持已见,费时八年,在端拱二年(989)完工。此塔“巨丽清巧,近代所无”(《续资治通鉴长编》“玉壶清话”)。喻皓根据长期实践,写了本书,叫做《木经》,成为我国史上首部木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