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灵隐寺再次兴盛起来,至康熙年间,清帝亲临寺院题写匾额。后来寺院几经盛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资修复,面貌焕然一新,重整江南名刹古风。
灵隐寺内,菩萨众多,文化积淀深厚。
八十年代初期,杭州旅游恢复时间不长,许多导游刚刚出道,以前的课本上没有介绍,很难将寺院中每位菩萨的故事说出个所以然。林就不同了,博览群书,将每位菩萨的来龙去脉,写得一清二楚。此书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详略得当,寺院发展历史与佛教文化互为融合,体现了这座江南名刹的特色。
一直到二00二年,在一位从事旅游图书的编辑,左亚琳建议下,林找出了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搁置的书稿,重新补充修改增订,在原稿的基础上又做了增补,加上了“巍巍灵隐寺、飞来峰石窟造像、北高峰与韬光寺、天竺三寺”四大内容,图文并茂,仍交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长达十八年的时间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杭州的游客也在每年向上递增,几度轮回。但是,出版社仍担心销售这个老问题。
百般无奈之下,总算由灵隐寺管委会负责收购一千册,放在寺院各个流通处试销。
未料,此书一经面世,大受欢迎。每天灵隐寺的香客、游客流量巨大,大家都希望了解这所江南古刹的历史与相关的佛教文化,而导游只是浮光掠影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