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表面上的冠冕堂皇和威势,并不能掩盖其作为批判武器的实质上的苍白无力。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真正解决问题还要到战场上见分晓。西征的太平军很快发现:一个难以对付的新的敌人出现了。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西征与长江中下游的争战
太平天国西征决策的形成,在时间上大约与“扫北”同步。扫北,目标很明确,是要攻取清王朝的首都北京,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西征的主要目的,是夺取长江中上游地区以作天京屏障和供给基地,并进而规取整个南部中国。
太平天国在占领南京并将其定为自己的首都之后,并没有东征苏、常或是进军苏北,而是回过头来西征皖、赣、两湖。这固然是因为清军江南、江北两个大营的建立,阻碍了太平天国在苏南、苏北的进一步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基于南京和长江中上游的关系。太平天国印书《建天京于金陵论》的一组论文中,即有多处提及金陵为“楚尾吴头”,“襟三江而带五湖,包东吴而连北越”,“西通川广,东望浙闽”。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之一洪仁玕也很强调上游之于天京的重要性。他把长江比为长蛇,“湖北为头,安省为中,而江南为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