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瓦桥关北与辽人为邻,素无关河为阻。往岁六宅使何承矩守瓦桥,始议因陂泽之地①,潴水为塞②。欲自相视,恐其谋泄。日会僚佐,泛船置酒赏蓼花,作《蓼花吟》数十篇,令座客属和;画以为图,传至京师,人莫喻其意。自此始壅诸淀③。庆历中,内侍杨怀敏复踵为之。至熙宁中,又开徐村、柳庄等泺④,皆以徐、鲍、沙、唐等河,叫猴、鸡距、五眼等泉为之源,东合滹沱、漳、淇、易、白等水并大河⑤。于是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枯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lǎo⑥,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藩篱。或谓侵蚀民田,岁失边粟之入,此殊不然。深、冀、沧、瀛间,唯大河、滹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⑦,不可种艺。异日唯是聚集游民,刮咸煮盐,颇干盐禁,时为寇盗。自为潴泺,奸盐遂少,而鱼蟹菰苇之利⑧,人亦赖之。
注释
①陂泽:湖泽。陂,即池塘。②潴水:积水。③壅:堵塞。④泺:同“泊”,湖泊。⑤大河:即黄河。⑥潴潦:停积的水。⑦斥卤:盐碱地。⑧菰:生于浅水,茎即茭白,可食用。苇:生于水边,即芦苇,可编席、造纸等。
译文
瓦桥关的北面与辽人为邻,向来没有关隘河流作为阻隔。往年六宅使何承矩镇守瓦桥,开始讨论借助湖泽的地形,积水形成屏障。想要亲自前往探视情况,又怕谋划泄露。每天邀请同僚辅佐,在湖上泛舟喝酒赏蓼花,写了数十篇《蓼花吟》,让在座宾客附和;画成图,传到京城,人们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从此开始壅堵各个湖泽。庆历年间,内侍杨怀敏按这样重新开始施工。到熙宁年间,又挖开了徐村、柳庄等水泊,都以徐、鲍、沙、唐等河流,叫猴、鸡距、五眼等泉眼作为源头,向东与滹沱、漳、淇、易、白等河流一起汇入黄河。由此从保州西北的沈远泺,东至沧州的泥枯海口,近八百里,都积水成湖,最宽的地方有六十里,至今依靠这些湖泽为屏障。有人说这样做侵蚀了农田,每年丧失了一些边塞上税的粮食,完全不是这样。深、冀、沧、瀛一带,只有黄河、滹沱、漳水流经淤积泥沙的地方,才成为良田;淤积不到的地方,全都是盐碱地,不可种植。以前这里只有流民聚集,刮盐碱煮成盐,严重违犯了盐禁,还常常做强盗。自从积水成湖,偷制私盐的人渐渐少了,而鱼、蟹、菰、苇的收益,也使人们赖以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