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擅相王:擅自互相称王。②逮系廷尉之祸:汉文帝听信爰盎之语,周勃被免去相职回到封国,不久被人告发谋反,周勃被囚廷狱。③害:妒忌。④愀然:忧愁的样子。⑤海康之贬:海康即雷州。寇准最后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并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病逝于雷州。⑥揭:本意高举,这里指明明白白。⑦罔极:无穷尽。
●周勃
译文
西汉的周勃诛杀那些吕姓外戚后,拥立汉文帝,安定了刘姓政权。及至身为丞相,他朝会结束后快步退出,神情很得意。汉文帝很恭敬地礼遇他,经常目送他退朝。爰盎进言说:“丞相是什么样的人?”文帝说:“他是国家重臣。”爰盎说:“绛侯周勃可以说是功臣,不是国家重臣。国家重臣,君主生与君主同生,君主死则与君主同死。在吕后主政时,那些吕姓外戚专权,擅自互相称王,周勃作为太尉,掌握兵权,却无法匡正朝纲。吕后驾崩,大臣们互相商议共同诛杀吕姓外戚,周勃掌管军事,适逢行动成功,因此说他是功臣,不是国家重臣。丞相周勃如果出现骄视主上的神色,而陛下对他谦逊,臣子和君主都失去了礼仪。我自己认为您的行为不可取法。”此后上朝,皇上越来越庄严,丞相越来越畏惧。久而久之,周勃就有被逮捕关押在廷尉监狱的祸事,几乎无法避免死亡。寇准决断了澶渊战事的策略,真宗对待他特别亲厚,王钦若从内心妒忌寇准。一天,朝会时,寇准先行退朝,王钦若进言说:“陛下敬重畏服寇准,因为他有安定国家的功勋吗?”真宗说:“对。”王钦若说:“我没有想到陛下说出这样的话语。澶渊战事,不认为是耻辱,却说寇准有安定国家的功劳,为什么呢?”真宗惊愕地问:“什么缘故?”王钦若回答说:“兵临城下被迫结盟,即使是春秋时期的弱小国家,仍然把它当作耻辱。今天凭着我泱泱大国的尊贵,却做这种事,这是在兵临城下的时候缔结盟约,这种耻辱还有什么能比啊!”真宗变了脸色无法回答。从这以后,真宗对寇准的眷顾稍稍衰减,旋即罢免了他的相位,最终寇准死在海康的贬谪中。唉!周勃、寇准的功绩,像挂在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一样崇高和明白,但是,爰盎和王钦若用轻巧的一次进言,就转移了两位明君的心意,导致周勃、寇准二人获罪斥退,谗言无所不用其极,真是让人畏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