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清政府建议中日共同撤兵,但日本不仅拒绝撤兵,还大举增兵。此时日本蓄意挑起战争的预谋已昭然若揭,但清政府仍抱有“和平”幻想,没有进行必要的临战准备,从而使日军从容完成兵力部署。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伏击中国运兵船队。高升舰被击沉,操江舰被俘,近2000名中国将士葬身海底。同时日本陆军向驻朝鲜牙山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大败,退守平壤。8月1日,清政府对日宣战,同日,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战争正式爆发。
16. 甲午海战重创北洋水师
1894年9月15日,日军大举进攻朝鲜平壤,这是中日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17000人,日军有16000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战至中午,战局胶着,日军暂停攻击,退回驻地。
此时对清军来说,战事尚有可为。然而清军总指挥叶志超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他于午后4时竖白旗停止抵抗,下令全军撤退,把平壤拱手让给了日军。清军在6天里狂奔500里,渡鸭绿江回国。日军扩大战果,很快便占领朝鲜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