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就听见邻居此起彼伏的呼喊:某某快起来,排队提水去。几百户人家共用寥寥不多的几个水龙,窄窄的巷里,木柴和蜂窝煤水堆积最多的生活用品,但我一直没有习惯冬天里一边点火一边咳嗽的生活。我和他谈了一年恋爱,硬是自己找不到他家,他穿西装打领带去车站接我的样子很周正,只是手里拎着散啤酒还有蛤蜊香螺,让我感觉不伦不类,这是青岛本地人最大的特征,不能一天没有散啤,不能几天不吃一次蛤蜊。让他接了一年,我感觉这样的恋爱很累。说散了也就散了,只留下一点淡淡的伤感。
来青岛的第一个五一节,我去看樱花,结果,人山人海的街上我差点被挤成冬天的柿饼,除了人的黑脑袋什么也没看见。后来才知道,五一、十一、本地人是绝对不出门的,把街道让给熙熙攘攘的旅游者,自己的城市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大可不必凑这份拥挤的热闹,每到大假,不出门旅游的青岛人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吃吃海鲜、喝喝啤酒的小日子很惬意。
每年都有外地的朋友来看我,如其说看我,不如说找个免费的旅馆和导游,一到夏季,办公室里就常听见同事说:某天某天我某地的朋友要来了,边抱怨麻烦边收拾好客房准备着;一边抱怨一边下班时买了海鲜拎了青岛啤酒回去,进门时,脸上的热情一如三九天的火炉。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这句话用在好面子的青岛人身上,最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