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从前有一个小沙弥,只有七岁,就出家得道,看到了自己的前世。因而感叹道:“我这个身体,曾经拖累五位母亲悲哀苦恼。做第一世母子的时候,邻家也生了一个小孩,而我却短命死了,母亲看见邻家儿子长大,就引发她无尽的悲哀苦楚。做第二世母子的时候,我又早早夭折,母亲看见别人给孩子哺乳,就产生悲哀苦恼。做第三世母子的时候,我十岁就死了,母亲一看见别人吃饭像我,就生起悲哀苦恼。做第四世母子的时候,我还没有娶媳妇的时候就死了,母亲一看见与我同辈分的其他人娶媳妇,就有了悲哀苦恼。如今到了第五世的时候,七岁就出了家,我母亲非常思念,又生出了悲哀苦恼。如果五位母亲相会,各自说出自己的遭遇,就更增悲哀苦恼。我在想,既然生死轮回这样痛苦,就应该更努力发奋修道,早日报答母亲的恩情。”
【按】父母一生精血,大半都被自己的子女耗尽。这其中怀胎十月,乳哺三年,以及推燥就湿的苦楚,做母亲的更辛苦。自己看看这个不肖的形体,花费了亲人很多心血,而我又很少报答得了亲人。我从无量劫来,所吃的母乳比大海里的水还多。所受到来自亲人的大小关照,也比大海的水还深。甚至生下来短命,母亲痛哭所流下来的眼泪,也比大海的水还多。这些悲苦的根源,都是因为生死轮回,辗转投胎的缘故。即使能世世尽孝,让亲人得到欣慰欢心,终究还是不能报答完亲人的恩情。孔子说判决案件、解决纠纷的能力,我没有超人之处,我要做的就是断除产生这些事情的根源,没有缘起了,哪里还能有后果呢!这难道不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