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刘备的这种“帮派化”组织还是比较有凝聚力的。刘备两次在徐州牧任上遭到严重挫败,张飞和关羽都对他不离不弃。关羽甚至放弃了曹操的竭力拉拢,“过五关,斩六将”,也要跑到刘备身边并肩打拼。
但是,刘备集团这种“帮派化”特征也让中原世族名门对他们疏而远之:世族名门希望投身于中的是“以礼法相维”的正规组织,例如曹操治下的许都小朝廷,而绝不会是刘备集团这种“以性情相契”的帮派组织。即使中途曾经有陈群、袁涣等名士大夫在刘备帐下效力过,他们出于文化底蕴及门户背景的差异,也无法与刘备集团进行深度融合,最后只能分道扬镳。而且,刘备的核心组织架构里,在中原争霸的时候,居然一直都缺少了“萧何”这个代表世族名门的角色。没有萧何,刘备集团又怎能吸引世族名士们为之效劳呢?
到了中期,刘备显然很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他做出了改造“帮派化”组织架构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自己主动屈驾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这样优秀的外部人才,出任自己集团的“萧何”,为自己的“帮派化”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他的改造行为立刻遭到了关羽、张飞的不满和排斥。
先主曰:“善!”于是与(诸葛)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摘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