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又称《书经》或《尚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其中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易》又叫《易经》或《周易》,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后来演变为占卜用书。它包括《经》、《传》两部分内容。大概出于商、周之际,孔子曾对它进行过整理和阐释。
《礼》又叫《仪礼》、《士礼》、《礼经》。古文经学家也有称《周礼》为《礼经》的。《周礼》主要记载西周以来的官制,又称《周官》,分为六部分,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春秋》又叫《春秋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当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历史记载,统称为“春秋”。孔子修订的是鲁国春秋,它以鲁国历史为主,兼记当时各有关国家和周王室的大事。其中共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