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冯熙死于大和十九年三月。是岁,六月,诏恂赴平城宫。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恂传》云:二十年,改字宣道。迁洛,诏恂诣代都。及恂入辞,高祖曰:“今汝不应向代,但大师薨于恒壤,朕既居皇极之重,不容轻赴舅氏之丧,欲使汝展哀舅氏”云云。此与十九年六月之诏,当即一事,叔于二十年改字之后,盖《传》之误。
《丕传》所谓高祖发平城,大子留于旧京者,当即此时。高祖若至代都,称兵要胁之事,其势必不可免,代都为旧人聚集之地,势必难于收拾,故高祖拒而不往;又虑群情之滋忿也,乃使恂北行以慰抚之;自谓措置得宜矣,然魏以大子监国,由来旧矣;禅代,献文又特创其例矣。泰等是时,盖犹未欲显叛高祖,特欲挟大子据旧都,胁高祖授以监国之任?禅代盖尚非其意计所及。
高祖本使恂往,意在消弭衅端,不意恂亦为叛党所惑,还洛之后,犹欲轻骑奔代也。然此必非恂所能为,洛京中人,必又有与叛党通声气者矣,亦可见其牵连之广也。
恂既废,叛党与高祖调停之望遂绝,乃又谋推阳平,亦所谓相激使然者邪?穆泰者,崇之玄孙。以功臣子孙尚章武长公主。文明大后欲废高祖,泰切谏,乃止。
高祖德之,锡以山河,宠待隆至。陆叡,俟之孙。沈雅好学,折节下士。年未二十,时人便以宰辅许之。又数征柔然有功。实肺肤之亲,心膂之任,乔木世臣,民之望也,而皆躬为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