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回过头去写昨夜之景况,点明离恨。明月本是无知无觉的自然之物,它自然不了解离别之苦,这样看来,主人公的埋怨就显得无理了。但这种看似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反映出了他为离别折磨得痛苦至极的心理状态。
下片写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主人公登上高楼,以寄托自己的一片相思之情,可他眼前所看到的是一片残败凄凉之景,为她落寞的心情更添上一份惆怅。
望眼欲穿而仍不见所思,因而他“欲寄彩笺兼尺素”,可转念一想,却是“山长水阔知何处”。主人公望人却不得见,欲寄书却无法实现,最终只能无奈地陷入更深的愁思之中。
山亭柳
◎晏殊
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①。偶学念奴声调②,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③,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④。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释】
①“花柳”二句:谓在描写男女情爱的歌词上别出心裁,花样翻新。②念奴:指擅歌的名妓。③缠头:演出完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④阳春: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熟知者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