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处心积虑寻找岳鹏举的毛病,在检索时,专门寻关于他的材料,在朝廷读到这份以岳鹏举名义的上状后,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坑陷岳鹏举的好机会.
他考虑一下,岳鹏举和皇帝毕竟非一般关系,需要争取一个同事一起出面,自己一人上奏,反而不美.于是,秦桧先在枢密院找到副乡吕颐浩,就提出岳鹏举上状的问题.他说:“祖宗之法,讲究以文制武,方有国家的太平.如今,岳鹏举稍有点战功,便居功自傲,竟敢上状要求封赏,可知武夫跋扈的风气即将传开,此风不可滋长啊……”
吕颐浩却哈哈大笑:“秦相公,你这是小题大做了吧?岳鹏举清贫,至今无宅院,要求赏赐也不为过.再说,现在正是要求武人出力的时候,不如干脆赏赐他大宅一座,也显示朝廷赏罚分明,激励将士为国立功.”
秦桧自然坚持己见,只说,朝廷不可滋长此风,否则,武夫们一有芝麻大小的功劳便天天要求这样赏赐那样赏赐,不尊朝廷,以后如何控制?
吕颐浩的看法仍然跟他相反:“现在的将领,一个个拥兵自重,玩寇养尊,根本就不奋力作战,要是朝廷多几个岳鹏举这样的人,何愁中兴不成?”
秦桧以本朝的“重文轻武,抑制武将”的传统为出发点,本是争取盟友,但见吕颐浩不但不帮自己,反倒干脆先奏了皇帝,以枢密院的名义,建议赏赐岳鹏举襄阳一座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