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文艺“独立”说,具有很强的反封建传统的战斗意义。他指出,在封建时代,哲学家、文艺家都与当时的政治捆绑在一起,这是哲学与文艺的悲哀,“‘自谓颇腾达,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非杜子美之抱负乎?‘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非韩退之之忠告乎?‘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非陆务观之悲愤乎?如此者,世谓之大诗人矣!至诗人之无此抱负者,与夫小说、戏曲、图画、音乐诸家,皆以侏儒倡优自处,世亦以侏儒倡优畜之。所谓‘诗外尚有事在’‘一命为文人,便无足观’我国人之金科玉律也。呜呼!美术之无独立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也。”[3]王国维在这里以杜甫、韩愈、陆游三个大诗人为例,说明中国古代诗人缺少独立意识,心甘情愿以自己的诗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做出这种批判是要有很大勇气的。
二、“慰藉”说及其意义
文艺既然是“独立”的,那么文艺是不是与人无关呢?当然不是。文艺关切的是古往今来一切人的情感世界。如果说“独立”说是文艺价值论的话,那么“慰藉”说就是王国维的文艺功能论。他认为慰藉人生的痛苦是文艺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