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孩子的主体作用
强调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厌学情绪也就无从谈起。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注重在家锻炼孩子的主体作用
孩子的社会性培养,是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关系的统一,是由行到情、由情到知、由知和情合成信的过程。父母平时在家中与孩子相处,就要较多地考虑孩子的主体作用,考虑孩子的特点和差别,而不是仅仅把孩子看成是被动接受的个体,忽略孩子的自身要求。
要记住,强调孩子在学校、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首先要从家中培养起,让他慢慢养成习惯。
向老师反映父母的看法和意见
孩子会不会厌恶老师,与其在课堂上能否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教学进程中去密切相关。为此,父母需要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课堂表现,向老师反映父母的看法和意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共识,严防孩子产生“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