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便有人介绍徐金胜的以前事迹,杨继业听得出来,徐金胜战绩虽不算惊人,但却有不错的战绩,性格上也是有所了解的。对于这样一个将军,到苏杭来剿灭倭寇,从某个角度说是更为有利的。
当然,对徐金胜这样的高端级别的将军,对杨继业这样一个少年,也不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真完全改变或说完全接受并信任杨继业。仅是因为杨继业的言行,让作为军方将军对一个文士的态度。
杨继业也明白这一点,如果徐金胜这样高端的大将军,自己几句话就完全信任自己,那自己真要严防着一些,免得这次剿灭倭寇之战,将蛮族军和王府军都败亡一空。
老秀才自然要感叹一番,特别对杨继业的那首诗,有更深的理解。《咏石》诗在文朝不少地方传送,可苏杭这边的小镇,却没听过这诗。徐金胜作为军方,对于文士的诗词,哪又会在意。
杨继业将《咏石》诗再次说出来,是为自己做宣传,比较对于一个有绝对为国为民而付出所有的人,会让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然后就是,徐金胜的随行人员中,如有人听说其杨咏石这样的名号,对他以后在徐金胜面前办事,也会少很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