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历史问题与疆域变迁
从地理上说,中韩两国没有陆地边界,不可能存在所谓“领土”的问题。但韩国《 宪法 》中规定“大韩民国的领土,包括韩半岛及其附属岛屿”,因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领土问题”。中韩两国领土争议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天池和所谓“间岛”归属问题上。
“间岛”,原名“懇岛”,因清朝末期大批朝鲜民众越界垦殖而得名,位于图们江北岸我国境内,其范围大体为中国吉林省延吉、汪清、和龙、珲春4个县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右翼民族主义抬头,开始重提所谓“间岛问题”,并一再声称“间岛”为韩国领土。
1984 年 9 月,韩国部分国会议员联名向国会提出 《关于确认白头山所有权之议案》,称公元1712年清朝政府竖立在长白山的定界碑,是“单方面强加于人的”,1909年中国和日朝签订的《间岛协约》是一项不平等条约。对于该项提案,韩国会外务委员会讨论后认为,该议案“以搁置起来为宜”,而未提交国会全体议员讨论。1992 年中韩建交时,韩国也提出了长白山天池和所谓“间岛”的归属问题,而中国政府严正表态:“中韩两国不存在领土问题。”实际上就是说“韩国没有资格对中国提出领土问题”。可以说,对于所谓领土问题,韩国在外交上是理屈且处于下风的。一是所谓中韩争议领土一直处于我国管辖之下,与我建交国均承认我国的领土完整;二是所谓中韩边界只是存在于韩国《宪法》中,现实中中国只与朝鲜交界,而中朝两国已于1964年3月20日签订了《中朝边界议定书》,除了鸭绿江、图们江中的少数沙洲、小岛归属未定之外,基本确定了中朝边界;三是因为韩国主张的所谓“间岛”归属问题其历史事实并不利于韩方。早在明朝和李朝建立之初,中朝两国边界即明确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河,直到清代,两国对此也从无异议。到了清朝晚期,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1909年与日朝谈判签订《间岛条约》时,中方是作出了重大让步的,而且之前清政府与朝鲜政府进行的几次共同勘界过程中,也稀里糊涂地把很多领土“让”给了朝鲜,因此韩国再提“间岛”归属问题实属是对中国倒打一耙的无赖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