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
19世纪初,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1868年12月10日,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采用三色信号灯是因为人们常以红色代表危险,黄色代表警觉,绿色代表安全。由于红光的穿透力最强,而且不容易被散射,即使空气能见度比较低,也容易被看见,不会发生事故。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1928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
斑马线
斑马线既是城市人行横道上一条条白线。最初来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跳石。但是为了解决街道上车马与行人的造成的交通赌赛,把人行道加高,还在靠近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这些跳石过马路。19世纪末期,随着汽车的发明,城市交通更加拥堵。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人在街道上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规定行人横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这些横线看上去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因而人们称它为斑马线。司机驾驶汽车看到这条条白线时,会自动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