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职业教育是扩大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要途径,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和职工转岗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第三,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而言水平仍然比较低,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据统计,我国目前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占37%,初中文化的占50%,高中以上仅为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有9.1%,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为3.8%。因此,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还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