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自从20世纪70年代这种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完全不干预主义”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任期为1981年至1989年)大为赞赏,这种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的经济政策,一度被称为“里根主义”。
但屡屡从政府放任市场自由流动中得到攻击机会甜头的索罗斯,却非常蔑视这种说法。
索罗斯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我所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一放任市场和让其自动调节理论的结果。危机并非因为一些外来因素,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是体制给自己造成了损失。它发生了内破裂。”
就好比说,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为了配合欧洲共同体内部的联系汇率制度,把英镑汇率人为固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必然会引发国际游资的高度关注,最终发生灾难一样。
在这些国际游资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是最先发难的,它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英镑买入德国马克。这时候的英镑汇率不是高吗?抛售英镑肯定是有利可图的;而转手之间买入价格较低的马克,又不吃亏,索罗斯可谓是两头占便宜。
大规模抛售英镑,给市场的信号是“英镑正在贬值,将来会继续贬值”。为了消除这种贬值预期,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不得不针锋相对:买入英镑、卖出德国马克,同时辅之以提高利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