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词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诚恳切,在大的自然景观中寄托了细腻的思乡情怀,是引人共鸣的佳作。
作者小传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原名成德,为避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性德。他是名臣纳兰明珠的儿子,出身富贵,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a。欲将轻骑逐b,大雪满弓刀。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
注释
a单(chán)于:古代北方匈奴人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遁:逃跑。b将:率领。轻骑:装备轻便、动作迅捷的骑兵。逐:追赶。
解析
没有月亮的夜晚,大雁高飞,单于趁夜奔逃。将士们正打算率领轻骑部队追赶敌人,却发现弓刀上瞬间落满了大雪。
这是卢纶组诗《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人用寥寥数字描绘出将士们准备追逐逃窜敌人的片段,体现出边疆战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前两句写景和交代事件,此时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敌人战败,想要趁夜逃跑。首句的“月黑”和“雁飞高”既交代了时间,又渲染了静谧和紧张的气氛。后两句写将士们准备出发追击敌人的场景。一个“满”字写出了大雪的纷纷扬扬、又大又疾,反映出边疆生活环境的艰苦和将士们英勇报国的精神。这首诗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选取战后的一个片段,以雪落结尾,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