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竹源坑口陈氏宗谱编修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正主修:
朝牧,邑庠生,字秉仁,秉公。
副主修:
浩魁,候选训导附贡生,字斗文,总理木史阅;
朝衔,邑庠生,字居正,兼收洋钱;
正燕,例授登仕佐郎,字树人,总理账目。
绘图:
正传,国学生,字德英,画工尚佳,兼对读勤心款费。
书写:
正昉,国学生,字思齐,兼对读;
开泽,武庠生,字向南,明于头绪,兼对读;
开奎,国学生,字星泉,兼对读。
司事帮办:
正斌,国学生,字谓贤;
光甲,国学生,字左泉。
款费:
肇闺,浩贤,国学生,字兴文;
正中,国学生,字廷英;
正文,国学生,字鉴彬;
正誉,字景行;
正欣。
梓人:
冯大声,抚州人;
周松甫,抚州人,刻工甚佳;
张逢源,浮梁人;
郑仲之,浮梁人。
这份名单,事实上展示了中国式民间修谱组织人员的身份、文化与技能构成。需在宗族中有一定文名,或职务最高,哪怕是退休官员。它体现了对修谱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荣誉。家族当中,德高望重者才能主持大事。就像主修朝牧,皇上钦加五品衔的,还特授宿州学正。另外朝牧的父亲浩奎曾在道光八年(1828年)协修县志,有一定权威性。在光绪二十三年,安徽的一个农村,一个五品衔陈姓官员当仁不让地主修宗谱,很中国,很光绪,也很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