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耽心虑后呢。”香菱听了,不觉红了脸,正色道:“这是什么话!素日咱们都是厮抬厮敬的,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来,是什么意思!怪不得人人都说你是个亲近不得的人。”一面说,一面转身走了。
宝玉见他这样,便怅然如有所失,呆呆的站了半天,思前想后,不觉滴下泪来,只得没精打彩,还入怡红院来。……
宝玉的确是在为香菱着想,然而香菱却以为宝玉有意唐突她,“怨不得我们宝姑娘不敢亲近,可见我不如宝姑娘远矣;怨不得林姑娘时常和他角口气的痛哭,自然唐突他也是有的了。从此倒要远避他才好。”因此,以后连大观园也不轻易进来。
其实,宝玉在此之前并未与夏金桂见过面,也没有听到过有关她的什么传言,因而自然也不知其品行究竟如何,更不能提前得知夏金桂过门后会发生什么事。既然如此,他又有什么理由,在此为香菱“耽心虑后”呢?仔细推究起来,应该主要有如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宝玉有一套关于女人的独特的“理论”,这套理论让他不看好香菱未来的生活。他的基本女人观是:“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为此他又感叹婚姻给女人带来的重大变化:“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可见贾宝玉对结婚后的女人,先天有一种憎恶的态度,似乎结婚对于女人来说就意味着变坏。按他的理论,夏金桂婚前无论如何好,都不能保证婚后不发生变化。宝玉的这套理论自然不是什么科学的结论,但考虑到当时大家庭的男人三妻四妾,正房与小妾之间常常陷入争斗的现实,宝玉的理论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几分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