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她不过是江夏姜郡守家里的一名丫鬟,侍奉着郡守的儿子荆宝。那时韦皋寄住在姜家塾馆里,只因荆宝与韦皋的友谊深交,她便奉了荆宝的命,前去伺候韦皋,于是一幕才子佳人的戏目就上演了。第一眼看到韦皋时,她就被韦皋那仪表堂堂、文雅俊秀的书生模样的所吸引,伺候起来自不必说,勤快卖力又细心周全。两年后,韦皋转居头陀寺,她依然常被荆宝派遣去侍奉如父兄般的韦皋,也正是在这一来二往的侍奉中,少女怀春的玉箫与少年长成的韦皋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这股初恋的火焰就在时间的罅隙中明明弱弱地散发着微光,却让两个年轻人都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也许在她被荆宝派遣去伺候如兄长般的韦皋时,她便已经无法漠视这名男子的存在,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可以让她忘却侍奉的劳顿、侍女的卑贱、侍从的禁锢,她只想这般一心一意地伺候自己的心上人,如若自己的勤快和能干能换来他的好感,那自是不必言说的喜悦!在韦皋一日复一日看着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付出时,也许他心中早已有了觉悟,无奈的是韦皋与她彼此心相许,却又耽于心中那份不够果敢、执著的胆怯,直到韦皋家的叔父一纸家书要求其“回家省亲”,才拉开这一段苦情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