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队长一惊:“这条床单当时没有正常出厂,而是被绣品厂的工人带回家了?”
罗姐应声道:“没错,这种残次品肯定不会出厂的。”
仿佛迷茫之中突然找到了方向,老队长推测道:“也就是说,凶手很可能就是绣品厂的员工,或者员工的亲友邻居,起码是非常亲近的,可以拿到这条残次床单的人!”
就在老队长准备找副厂长索要员工名单的时候,罗姐又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这条床单确实是包缝机缝制的花边,但是,这个位置的花边……”
罗姐向我们指出了那个位置:“这个位置的花边必须通过手工缝制,这个人的介线手法比较特别,她用的是反式介线。”
我反问道:“反式介线?”
罗姐解释道:“一种手工针线的手法,从反面起针,正面在线上横挑出针,并向左抽紧,先以四十五度向下重复三四针,再向上四十五度重复,正面针迹以锯齿形由右至左运针,至所需长度后,于反面止针,然后再反向缝制一遍。这种针法学起来确实很难学,另外,用起来也比较费时,如果真的掌握了,却非常出活。”
邱楚义也问:“厂里有谁使用这种反式介线的吗?”
罗姐脱口而出:“就是老刘和小杨,老刘叫做刘雅琴,小杨叫做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