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一位当大学老师的法学博士来找我:“孙老师,你快帮帮我的忙,我的孩子乱套了。”他说,“我的儿子的小黄帽丢了八个。”北京的小学生为了安全,上学要戴小黄帽。我说:“你是不是丢一个买一个?”“是啊,他没有小黄帽,上学会被批评啊!”我说:“那你就接着买吧,买一百个也治不好你孩子的毛病。”“那你说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小黄帽丢了不是吗,让孩子自己找去。”“他找不着啊!”“他找不着也要让他找去。真找不着了,就用你儿子的零花钱去买,或者取消你儿子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动画片不看或不吃肯德基或麦当劳。”
熟悉中国教育史的人,都知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次,一个孩子把妈妈刚买的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开来,结果弄坏了。妈妈就把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告诉了陶先生。陶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被你打没了。”陶先生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这妈妈后悔了,陶先生就教给她补救的办法:“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老师,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