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光三年(426年),雄心勃勃的太武帝想趁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刚刚死去之机,出兵进击大夏。这个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部分臣僚特别是掌握兵权的太尉长孙嵩的反对。太武帝举棋不定之际,便招来寇谦之问其出兵的得失。寇谦之回答得倒也干脆:“必克。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不知这寇谦之是胆大妄为地信口开河,还是确有韬略和预见性,反正太武帝信以为真,并旋即率兵出击大夏。也该是寇谦之命运颇佳,大夏不久即被北魏兵击溃。旗开得胜的太武帝马不停蹄地发动对中原诸国的猛烈进攻,并终于在439年荡平中原,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五胡十六国长期战乱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宏图大业。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寇谦之、崔浩等随君伴驾,经常出谋献策、占星卜卦,颇得赏识。当战争结束之后,太武帝对仙道更是深信不疑,并越发崇拜起来。
在寇谦之等人的鼓动下,太武帝开始自称太平真君,也将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元年(440年)。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耐不住寂寞的寇谦之出面奏称:“今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未之有也,应登授符书,以彰圣德。”也就是说,太武帝要在京都平城设一个天师道场,并亲临道场受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