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厥 《素》缪刺论: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苦尸,名曰尸厥。
厥 《难经》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厥 《金匮》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博,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人腑即愈。
(卒厥之症,颇似中风,一或误治,死不旋踵。)
厥 《伤寒论》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诺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人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
少阴、厥阴俱病,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此为寒厥。)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以下所论诸条,皆指伤寒症手足逆冷而言,非气逆不知人之厥也。)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胜,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