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香港楼市和股市出现低迷。许多财团因为担心香港的前途而纷纷宣布迁址或者是变卖资产。对当时局势早已有所了解的李嘉诚则对香港的前途表现出了充分的信心,他抓住时机,趁着低价低廉大量发展大型住宅区。事实证明,李嘉诚是卓有远见的,此举为长江实业带来了上百亿的巨额利润。
1985年,置地以高于市价31%的代价顺利收购港灯。然而急速扩张的投资过分庞大,使得置地耗尽了手中的现金,不仅如此,置地还因此欠下一笔高达160亿港元的巨额贷款,因此置地不得不出售港灯股权以偿还债务。盈利稳定的港灯在当时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港灯的盈利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李嘉诚对港灯的前景自然可以预见,他斥资39亿港元购入港灯34.6%的股权,不仅给港灯带来可观的利润,李嘉诚更看重电厂旧址的发展潜力。1986年,蚬壳石油将茶果岭和鸭梨洲两块油库地皮换回青衣油库地皮。而港灯将毗邻蚬壳油库的鸭梨洲发电厂址移到南丫岛后,将两块地皮合并重建,成为今日的海怡半岛;而茶果岭油库地,则发展成为今天的丽港城。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现如今已拥有8万多个单位,共6000多万尺楼面,李嘉诚成为了香港名副其实的地产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