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背景是家乡的黑土地,所以去看了. 记忆中美丽熟悉的冰天雪地,用我没见过的俯拍角度表现出来,很新鲜. 但那里也有短暂却令人无比舒适的春夏. 影片过度强调东北天寒地冻的一面,猜想由于拍摄周期很短,故事的发展集中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因此难免让人觉得在主创心中黑龙江只是荒凉苦寒之地,对于黑土地上质朴、单纯、好说大话、懒散、乐天幽默的东北人,几乎没有太多的展现. 这无疑是令人非常失望的. 党建片的主题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影片主旨与建设国家、带领人民致富的纲领之间隔着杀死多少脑细胞也想不明白的距离. 救赎与共产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太牵强. 知青下乡的日子里,他们每日从事的活动,影片只是用很含糊不清的巡逻、晚上就寝、举报听国外广播一些碎片化、听来的知青生活拼凑. 影片展现的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北大荒. 三颗星全是给家乡美景. 无意中看到的,央六首映. 影片是讲森林公安的,刚好今天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前些天在扑救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30名同志为烈士,所以我是带着一种别样的心情把它耐心看完的. 森林公安、野生动物保护、“孤岛式”坚守,题材还算新颖,取景也漂亮,那山林、那蓝天、那大片绿油油稻田实在很养眼,硬生生把基层公安的工作环境给理想化美化了;演员演技中规中矩,一部分还是比较生涩;剧情一般,前半部分给了太多时间给男主女主的爱情线,反倒“森林公安”这个人设定位几乎完全被淡化,后半部分有点小高潮但显得急急忙忙的,走过场一般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新意;主角光环重;片名烂;爱情线老套,挡子弹、植物人、病床前流泪诉衷情女主奇迹苏醒、你敢不敢现在吻我……也就那样吧见惯不怪了. 但总体不算非常差,不是那种看了想立马关掉走人的烂片.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 2015年2月,网络剧《脑洞大开》播出,“脑洞大开”于是频频亮相于媒体. “脑洞”则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即进行“脑补”的场所. “洞穴”越大,想象越丰富. “脑洞大开”意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2015年12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 按照“流行、创新、文明”三大原则,“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入选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